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 -> 新闻资讯 -> 正文
山东大学召开2025年校领导班子寒假工作务虚会(读书班)
发布人:     发布时间: 2025-02-13      点击次数:

 

2月9日,山东大学召开2025年校领导班子寒假工作务虚会(读书班)。校党委书记任友群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,校长李术才作专题报告。

本次会议的主题是: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全面贯彻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“一五七九”战略部署,围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,系统谋划提出“统筹推进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”的重点任务、重要改革举措,开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。

李术才以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,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”为题作报告。他指出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加快建设教育强国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,必须锚定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完成双一流建设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”目标,进一步把握历史机遇、发挥制度优势、提升治理效能。要从“系统谋划重大任务,深化资源配置机制改革,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打造高等教育数字化新生态,强化人才培养,动态调整学科,强化有组织科研,建好龙山校区(创新港),健全保障体系”等九个方面,推动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。要提高“洞察力、谋划力、决策力”,加强战略性、前瞻性谋划;提升“组织力、动员力、协同力”,促进精细化管理;增进“执行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”,抓落实、求实效,持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他强调,要大力推动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服务等核心场景智能化转型,分层分类面向全体人员开展AI素养培训,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治理,通过数智化支撑助力谋划改革、推进改革、深化改革,加快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会上,常务副校长吴臻对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年)》进行解读。

吴臻、副校长朱德建、副校长曹现强分别围绕“敢闯敢创,改革图强,奋力开创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”“深入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,全力推进龙山校区(创新港)规划建设”“服务国家急需,厚植创新生态,以改革精神持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”作专题发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科学技术研究院、科技创新军民融合研究院,人文社科研究院,服务山东办公室、合作发展部,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,化学与化工学院,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,药学院,晶体材料研究院(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),泰山学堂等9个单位作交流发言。

任友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,要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,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最大导向,筑牢教育教学、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基础,将学科建设、产学研联动、综合改革作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“三位一体”的加速器和催化剂,突出重点精准施策,提高创新效能。要深化学科专业动态调整,推动学科出尖出锋,强化学科特色发展,以推动学科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抓手,引领带动学校办学实力整体跃升;要加强科研平台体系建设,深化校企合作,建强建好驻外研究院,通过深化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,将“三位一体”发展成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;要坚持以师生为中心,充分发挥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作用,高标准制定出台《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全面图强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)》,以数智化赋能,提升国际化水平,优化资源配置等推动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。他强调,要加强沟通对接、规范请示汇报、抓好建章立制,大力纠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持续推进干部交流轮岗,严守廉洁纪律,进一步增强主动性、创造力、执行力,以敢闯敢创敢干的勇气和智慧展现“山大之为”,为高等教育推进“三位一体”打造山大样板、创造山大经验。

会议还研究讨论了《山东大学2025年工作要点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,中心校区设主会场,威海校区、青岛校区设视频分会场。全体校领导、威海校区、青岛校区、齐鲁医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,学校(校区)职能部门、直(附)属单位、各教学科研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共计220余人参加会议。